在襄阳老河口望福州晨光村,40岁的渔民郑鹏成上岸后成为了河流“清洁工”,成为大家眼中的“先锋模范”。他带着同样是渔民的哥哥郑鹏展,利用22万元的补贴创办了一家小型环保公司,主要承担河道清洁和除草业务。
“我一直关注国家政策,知道生态保护是朝阳产业。”郑鹏程表示,随着汉江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,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。今年9月初,兄弟俩接到了王福州水电站清扫除草的任务,公司变得越来越兴旺。
但是像郑鹏城这样有眼光有能力上岸的渔民并不多,更多的渔民需要政府的帮助来改变生产,增加收入。为此,襄阳各区县为汉江退休渔民举办培训班和专场招聘会,让渔民掌握技能,适应岸上生活。
在襄阳古城县城关镇,一个免费的培训课程吸引了40多名愿意工作和创业的退休渔民。培训内容包括种植、养殖、餐饮技能。参加完培训后,渔民张志宝高兴地说:“我终于有了工作机会,以后的生活不用担心了。”在老河口市,在一次私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中,39家企业提供了1395个岗位供退休渔民选择。
襄阳城也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,实现责任保险,并实现了补偿标准为根据的要求返回钓鱼一个乡镇(街道)干部和两个村(社区)委员会干部保证一个渔民和相关的利益相关者,以帮助渔民再就业。